如何讓故事持續吸睛?談情節的情緒曲線


為什麼故事被人說平淡?高潮還在很後面,讀者為什麼已經先離場?

最近在幫同學看作品,常常會見到一種狀況,就是作為讀者,閱讀的感受沒有起伏,太平順了。

要怎麼克服這個問題?可以從很多面向著手,例如角色的成長曲線、衝突的層次與堆疊、結構的安排等等。要細講,一時也說不完,不過有一種方法可以快速先對作品做個健康檢查。

那就是設身處地的成為讀者,逐一去感受「情節的情緒起伏」。

一個情節會讓人哭或讓人笑,絕對不是取決於單一角色的變化而已,包括與其他角色的互動、前後文的鋪陳、場景的選擇等等,都會是變因(如果是漫畫,那還得加入畫風的變因;如果是影片,那還得加入配樂的變因)。

所以要更大區塊的去感受整個情節給人的情緒,舉漫畫為例,第1頁到第3頁給人感覺是開心的,第4頁到第6頁給人感覺是懸疑的,第7頁到第10頁給人感覺是衝突的,第11頁給人感覺是好笑的,第12頁到第15頁又給人感覺是哀傷的。

如果媒材換成影片,那頁這個單位就適當的替換成分鐘。以此類推。

如果你的作品給人感覺第1頁到第10頁通通都是一致的情緒,那你的情節感受就沒有起伏變化,像這樣的作品就很容易讓讀者中離。

有情緒上的變化,讀者才會一直在閱讀過程中有新鮮感,如此一來再加上你主線劇情的推進,就更能留住讀者的眼光了。

當然,情緒之間的變化必須有合理的劇情支撐,例如上一刻還在喪禮哀悼,那如果接著你要設計使讀者捧腹大笑,其中的轉場就必須做好,否則讀者只會感覺淪為一場鬧劇。

謝東霖




0 意見 :

張貼留言

Cancel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