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三幕劇?跟起承轉合差在哪?


你可能常常聽到「三幕劇」,但你以為那是古老學院派的抽象東東,你只要有「起承轉合」就夠了,但你知道嗎?寫故事的時候,三幕劇比起承轉合更好用喔。

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什麼是三幕劇。

三幕劇是哪三幕:觸發、衝突、解決。

觸發是什麼?是主要人物登場、確立故事目標走向,就像魯夫出海時大喊「我要成為海賊王!」非常明確的把故事大走向定下來。

衝突呢?就是根據這個故事目標,會遇到的阻礙,如同魯夫在成為海賊王的偉大航道上,一下子迷航、一下子遭遇敵人、一下子被世界政府追捕,這些都是與「成為海賊王」的衝突。

解決呢?很明顯的,就是魯夫克服了種種衝突,成為了海賊王。但,這只是其中一種解決,也有可能魯夫撐不過衝突,被逮捕或死亡,悲劇收尾也是尾。總而言之,解決就是:最大衝突化解,人物得到定位。

這邊特別要提醒一下,開放式的結局也算是一種定位喔。

這個結構最早可回溯到亞里斯多德的詩學,他當時說這三部分是「開始、中間、結束」,這個概念經過兩千多年演變才變成我們所認知的三幕劇。

無論怎麼稱呼,經過三個部分的講述,才能成立一個故事。

有一個老笑話:從前有個太監,下面沒有了。這是個笑話,但這算是一個故事嗎?充其量只能說是一個狀態描述,有開頭,有結尾,但沒有中間,因此不能構成一個故事。

那麼我們試著把中間補上去呢?從前有個太監,一度爭取成為皇帝,但下面沒有了。雖然還是維持原本笑話裡的笑點,雖然沒那麼好笑啦,但至少它比較像是一個故事了。

這個加工後的笑話故事,有辦法用起承轉合來解構嗎?沒辦法吧,三幕劇可說是講故事的最低限度結構,如果你的故事看起來不像故事,可以用三幕劇結構來拆解一下,看看是缺了哪部分才會這樣。

最後,為什麼我會認為三幕劇比起承轉合好用呢?老實說,對於很會講故事的人來說,管你用三幕劇還是起承轉合,照樣講得嚇嚇叫。

但對於初階的故事寫作者來說,能順著三幕劇的每一幕安排情節,是非常能打好基礎的。觸發你就去想,這個故事是誰、要幹嘛;衝突就讓你安排衝突給他;解決就讓他面對衝突塵埃落定。

我認為起承轉合遜於三幕劇的地方在於,若按起承轉合來寫故事,起、承太長了,真正精采的衝突要等到轉才會發生,然而故事要吸引人,就是在這個部分,偏偏轉完之後就要合,才爽一下下就沒了。

反倒是三幕劇的結構可以幫助寫作者著重在衝突上,只要有一個明確的觸發,就能快速進入吸引人的衝突,而且還是連環衝突,大大小小衝突接踵而來,不必受限於只有一個轉就要進入故事結尾。

所以寫故事的話,我還是推薦使用三幕劇結構入手,不過不要覺得,三幕劇就是屬於初階故事寫作者的工具,你大可去看看絕大部分的好萊塢電影,基本上結構都不脫離三幕劇的範疇,中間有些細節略略不同,但總歸來說都是以三幕劇的格式與概念發展而來。

因此三幕劇稱為故事創作者的必修課也不為過囉。











0 意見 :

張貼留言

Cancel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