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明有劇情,為什麼讀者會覺得這一話很短?2種方法可解決


連載故事的時候總是有讀者抱怨內容很短,但明明篇幅都跟以往差不多,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?

如果你有在網路上連載創作,可能也會有相同的經驗。

這種讀者抱怨其實有兩個面向,第一個是他很喜歡你的作品,欲罷不能,所以才會傲嬌的說怎麼這麼短;而另一個面向就是真的覺得你在拖戲或沒進度,想透過抱怨讓你有所警惕。

可是你應該會很疑惑,到底要怎樣才能「有進度」呢?

先前有文章提到,讀者喜歡看到角色的改變,所以如果你的更新中,主角的狀態沒有顯著變化,旅途仍未半步前進,就算在原地發生了很多事情,讀者也會覺得進度緩慢。

最常見的就是戰鬥,描寫戰鬥橋段往往一不小心就會被抱怨怎麼這麼短,但事實上為了說清楚那些拳腳怎麼往來,就已經會耗去大半篇幅,你不但很累,讀者又不滿足。

其次是必要的鋪陳,有時候我們為了讓故事的高潮萬事皆備,在前面總會有一些不甚重要的鋪陳,或者說,為了讓他看起來像伏筆,我們還故意處理成看起來像是不重要,像這種也容易被讀者碎碎念。

最後是轉場,有時候為了緩和氣氛,或者為前面的事件作結,由於變動大抵塵埃落定,所以後續的收尾只是把必要的事交代一下,以準備開始下一場故事,像這種比較平淡的篇幅也滿有機會被讀者嫌棄又臭又長。

那到底要如何讓讀者覺得這一話「很有收穫」呢?

第1種方法,把胡蘿蔔吊在眼前


以前人們為了鼓勵馬兒跑更快,就把胡蘿蔔吊在馬眼前,他為了吃到就更努力跑;讀者其實就跟馬兒一樣,他們也會被甜頭吸引,但前提是你要時時刻刻吊在他們眼前。

雖然是戰鬥,但時時要提醒讀者他們為何而戰,在這場戰鬥中他們有何目標,會隨著戰鬥的過程一步步靠近?或者在戰鬥中,他們發揮了什麼之前的訓練或專長,或者背負了什麼信念,讓這場戰鬥更有深度?

雖然是鋪陳或轉場,但在進入之前,是否有快速拋出一個目標,讓讀者知道這場戲要幹嘛?有時候可以設計一個簡單的橋段讓讀者掛念,這樣中間的過程彷彿都有意義。

例如一開始主角就說「我等等要告訴某人一件事」,然後中途轉去做其他事情,但讀者都還惦記著他要告訴某人某事,等到主角真的告訴某人某事,他可以再拋出下一個節點,然後你又多了一些空間可以鋪陳與轉場。

第2種方法,增加分場


如果之前每一話大概只有一到兩個場景,那再增加一個場景,就可發揮填補實質內容的效果,如果這些分場之間還有時間的流逝,那效果會更好,因為讀者的心理容易受到暗示,你說「過了三天」讀者在心情感受上真的會有停頓轉折的感覺,這會幫助他們在閱讀故事時沒有一下子通到底。

當他們很快就讀完,他們自然會覺得很短,所以加入分場與時間流逝,會讓讀者在心理感受上覺得比較長。

不過這種方法要適量使用,如果增加太多分場,反而會很零碎,而且本來該有的進度都沒有了,讀者也會感覺不高興。例如影集冰與火之歌,到了後期角色眾多,每個角色都有其故事線,所以一小時的影集切了七八個角色的進度,每個人都只分配到一點點,反而該說的說不出來,觀眾還覺得拖戲。

最後要小心一點,給讀者懸念所以賣關子的手法,也很容易被讀者感受成沒進度。例如很常見的,主角終於拿到秘密手冊,當他打開,畫面特寫他雙眼圓睜,然後本集結束。像這種斷點就很笨很機車,讀者早就期待秘密手冊的內容了,無論你斷點在哪裡,讀者都會繼續看下去,但你故意強化了懸念,只是在激怒讀者。

更好的作法是,把雙眼圓睜的畫面換掉,直接換成秘密手冊上的開頭第一行,有透漏一些秘密的片段,可是不是全貌。

像這樣的作法,才會讓讀者覺得「啊!有看到了!有進度了!」而且在等到下次更新之前,讀者才有內容可以討論,你的故事才會維持熱度。

總之,所謂的進度,就是讓讀者清楚知道,現在離目標還有多遠,而這次我們前進了多少,只要能靈活運用目標的提醒,或是設立小目標與節點來調配,就能讓讀者感覺不是原地打轉了。

謝東霖






0 意見 :

張貼留言

Cancel Reply